自5月6日起,36所高校陆续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简章。通过整理简章,不难发现这些高校在招收对象上无非两类:一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五大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学生。
(原图较长,浏览全图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相比自主招生,强基扩大了招生范围,同时也与自主招生全国竞争不同,强基计划是分省投放名额,避免了传统自招中,竞赛大省生源抢占名额的情况。
按照规定,高校强基计划将在生源所在省份按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从简章来看,36所高校的入围比例均在1:3-1:5之间,可以预计今年计划名额将有6000余人,入选人数预计为20000-25000人(含破格入围)。
如何择校
根据强基计划入围标准及所需能力,我们以高考成绩和竞赛成绩这两个维度作为标准,制作了以下表格。
其中高考成绩分为高度匹配、基本匹配和不匹配,竞赛成绩分为银牌及以上、省一及铜牌和省二及以下,共9类考生。
A、B类考生,高考成绩匹配,拥有破格入围资格。由于大部分高校均表明此类考生在入围和录取时不占用以高考成绩入围者名额,所以此类考生在高考成绩匹配的情况下,报考任何档次的高校机会都很大,但可以预计的是,这类考生绝大部分会报考清华、北大。
D类考生,高考成绩高度匹配,竞赛成绩达到省一、铜牌。
此类考生在以高考成绩入围者中最具竞争力,尤其是数理化竞赛生。报考清华、北大和华五的机会都非常大。可以预估,清华、北大和华五的招生计划名额会被大量D类竞赛生抢占。
E类考生,高考成绩基本匹配,竞赛成绩达到省一、铜牌。此类考生在校考中与D类考生具有同样优势,只是在高考成绩上略差了一些,也可以与D类考生争一争清华、北大和华五的名额。
G类考生,高考成绩高度匹配,竞赛成绩未达到省一。此类考生虽然高考成绩高度匹配,但在校考中竞争力较弱,报考清华、北大和华五只是略有机会,想要机会更大,可以选择北航、南开等高校及其他985高校这两个档次的高校。
H类考生,高考成绩基本匹配,高考成绩未达到省一。此类考生在高考成绩和竞赛成绩上都稍差一些,报考清华、北大和华五基本属于”炮灰“;报考北航、南开等高校这一档次略有希望;其他985高校,会是他们大多数人的选择。
另外,C、F、I类考生不建议报考强基计划。因为强基计划是以85%高考成绩与15%校考成绩(南开大学为90%高考成绩、15%校考成绩)折算为综合成绩后,择优录取。所以,如果高考成绩不达到要求,无论竞赛能力有多强,也很难被最终录取。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36所强基高校优势简要介绍(略)
(了解详情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36所强基高校招生专业排名(略)
(了解详情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4PZBa1xZ6LAsL1qX2Wy8w
文章来源:强基计划通关
(教务处) ()
![]() |
![]() |
![]() |
![]() |
![]() |